您的位置:首页>公司动态>海安县石油科研仪器有限公司>数据一体化助力智能钻井
数据一体化助力智能钻井
已有106人关注
2月7日早上9点,在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工作室内,10多名专家正通过该决策支持系统查看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盆地建南区块红页24-2HF井现场起钻情况。专家们查看比对了井下数千米钻头的磨损情况及的井下工况数据后,立即与施工现场人员讨论分析,拿出解决方案。
这是该院自主研发的“数据一体化分析和优化助力石油钻井智能分析与远程决策”技术在现场实际应用的场景之一。
“通过将人工智能、大数据处理、工程理论、专家经验和软件工程技术深入融合,我们初步实现了石油工程各环节施工监测、分析优化和科学决策。”工程院专家张洪宝说。近日,工程院凭借该技术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工业领域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典型实践案例。
据悉,该成果可支持15种岩石力学和地质力学参数钻前预测、随钻监测和钻后分析,实现了漏、喷、塌、卡等7种井下复杂情况早期预警及参数“智能导航”,可显著提升石油工程施工效率和作业质量。
进入系统控制台,重庆涪陵和塔里木盆地的数十口施工井的井况信息实时更新图一目了然,随手点开任意一口井信息界面,就能查看该井现场钻井施工状态。
“2010年开展石油工程技术数智化转型研究时,由于资料短缺,从功能设计到算法研究,举步维艰。”回首研发历程,工程院研发项目负责人李昌盛感慨地说。研发团队多次深入生产一线了解业务需求,最终提出了地质、油藏、钻完井一体化的设计思路。经过上百次的完善算法,上千次的功能测试,到目前已经形成了集钻测录试、压裂及试油气等多专业、多维度、多业务为一体的石油工程决策支持系统。
“去年8月,J58-8井用16.21天就安全完钻,用的就是我们这个系统。”李昌盛介绍道。J58-8井是华北石油工程公司部署在鄂尔多斯盆地东胜气田的评价井,设计井深3562.21米,钻井周期仅22天。同时,施工中还面临着地层微裂缝发育、易漏失垮塌等难题,不仅时间紧,施工难度也大。工程院专家团队利用系统钻井导航模型图、施工KPI分析模块等功能进行数据分析,坚持“一趟钻”钻进;同时,还根据井筒水力学监测,提出了井底压力控制的措施,有效克服漏失难题。最终实现了二开“一趟钻”进尺3169米,创气田单只钻头进尺最高纪录,并缩短施工周期5.79天。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为此还发来了感谢信,表示将大力推广该系统的应用。
“经过多次升级,该系统集成了井筒风险预警、钻井参数优化、三维地质导向、自动化固井、压裂远程监测、施工KPI分析等六大模块。目前可同时在线管理数百口井,保证其稳定运行。”工程院专家张洪宝自豪地说,该技术拥有100%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已在西北、中原、西南、胜利等油气田2135口井实现了规模化应用。
微信号:ayiwangapp17
标签:
投稿箱
如果您仪器行业、企业相关新闻稿件发表,或进行资讯合作,欢迎联系本网编辑部, 邮箱:1256925161@qq.com
人物访谈
新闻排行周月
- 1.涵盖生态环境等领域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批准37项国家标准样品
- 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牵头申报的温室气体基体标准样品制备国家标准获批立项
- 3.以高质量数据促进人工智能发展,国家数据局将开展四方面工作
- 4.西交大:机器学习辅助的便携式生物传感器,用于牛奶过敏原的可视化检测
- 5.生态环境部:5方面发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 6.全球首款电池供电的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研发成功
- 7.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李金惠团队研发低熵增技术助力锂电池高效回收
- 8.安捷伦新一代数字病理学解决方案亮相2025 USCAP
- 9.市场监管总局发文!企业内部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取消强检改革试点期限延长
- 10.全球智能电网市场规模加速扩大 智能计量市场需求“水涨船高”
相关新闻
- 7AT324.70 科技创新解决能源紧张 更新中(全国发货)榜单一览发布时间:2025/3/29 11:16:34
- 7AO352.7 科技创新解决能源紧张 更新中(全国发货)榜单一览发布时间:2025/3/29 11:16:08
- 7AI354.70 科技创新解决能源紧张 更新中(全国发货)发布时间:2025/3/29 11:04:00
- 7A0352.7 服务用户 立足市场 勇创新高 榜单一览发布时间:2025/3/29 11:03:25
- 3PS792.9 科技创新解决能源紧张 更新中(全国发货)榜单一览发布时间:2025/3/29 11:02:27
- 上海熹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才招聘发布时间:2025/3/29 9:17:42
版权声明